
一道光,织就量子通信的星际经纬;一束光,雕琢纳米制造的精密边界;一念光,重构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当光子芯片的算力突破硅基极限,当飞秒激光的精度改写制造范式,当光纤容量刷新每秒1Pbps的传输纪录——人类正站在光子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临界点。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子技术市场规模已突破1.5万亿美元,而中国以28%的全球占比,在光通信设备出口、激光智能制造等领域构建起独特优势。在这股产业浪潮中,即将于2025年6月24-2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启幕的第六届世界光子大会,正以19场学术峰会、8大产业集群展区、3000+全球精英的立体化布局,搭建起一场贯通“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商业落地”的全维度创新盛宴。
此次大会作为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年度盛事,将同时囊括“第14届国际应用光学与光子学技术交流大会 (AOPC 2025)”和“第十六届中国光电子产业博览会”两大核心板块。大会以场景为牵引,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服务为抓手,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产业论坛、展览会、需求合作对接、评奖推优、人才服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全力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能级平台,以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扫码报名,免费参观
一场高含金量学术研讨与高质量产业对接的盛会即将上演,全球光电英才正汇聚北京,共同擘画光子时代的新蓝图!
探寻光电前沿:第六届世界光子大会铸就学术新高地
光电科学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石,承载着探索未知、开辟未来的重任。它不仅是物理学、材料学、信息科学等传统学科的交汇点,更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空间技术等新兴领域创新突破的核心驱动力。光电科研的每一次进步,都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本次AOPC 2025在学术层面力求呈现最前沿、最具深度的光电研究成果。大会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广军、吕跃广,以及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首席执行官(SPIE CEO) Kent B. Rochford博士,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擘画大会学术方向。此外,众多光电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也将作为各个专题版块的主席,确保会议继续秉承高质量学术会议的宗旨,引领全球光电技术发展趋势。
19大前沿专题,解码光电未来
本次AOPC将开设19个专题会议,它们犹如19把钥匙,共同解锁光电世界的无限密码。这些专题涵盖:激光技术及应用、红外技术及应用、微纳光学、量子光学、光电探测与成像技术及应用、光谱技术及应用、太赫兹技术及应用、光学设计与制造、光电测试与测量、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计算成像、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效应、人工智能在光学与光子学中的应用、先进显示技术与光存储等。这些专题的设定,不仅体现了光电技术已然辐射到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各个学科与产业范围,更昭示着其在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战略前沿领域的巨大潜力,将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光子基石。

扫码了解AOPC详情
多元共振:打造光电产业生态圈的“饕餮盛宴”
本届大会不仅在学术层面精益求精,更精心策划了多场高质量同期活动,内容紧扣产业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投融资等多元主题,力求让不同领域和背景的参会代表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主场”,实现知识分享与资源对接的双重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组委会为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搭建高层次、多维度的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推动青年人才高质量就业创业,旨在破除当前光电人才供需面临的掣肘,重磅推出 2025 “中国光电百校千企人才招聘会”。该招聘会将打破传统招聘模式,实现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精准匹配。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汇聚海量优秀光电人才、解决技术研发与生产力提升“用人荒”的绝佳机会;对于高校和应届生而言,它提供了一个直面行业头部企业、了解产业前沿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广阔舞台。通过促进人才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此次招聘会必将为光电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解决光电领域长期存在的人才“卡脖子”问题,助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聚焦青年力量,激发创新活力。大会还将隆重举办 “2025追光论坛—中国光学工程青年发展论坛”。为深入实施国家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智慧与活力。本届论坛以“新青年、新力量”为主题,旨在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和急迫需要,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